当前位置: 首页 基础教育

幼儿教育学重点知识点视频 解读怎样学好《幼儿教育学》

时间:2024-11-27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基础教育 文档下载

幼儿教育学重点知识点——幼儿的任性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是家庭教育方式一贯不当造成的恶果。幼儿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它专门研究3-6岁幼儿的教育,探索其特点和规律。所以,简单的死记硬背不能真正理解幼儿教育学的知识,不能理解“幼儿是自身发展的主体”这一教材的主体思想。

幼儿教育学重点知识点

  ——幼儿的任性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是家庭教育方式一贯不当造成的恶果。父母不从根本上改变“溺爱”、“专横”等不正确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孩子的任性是难以纠正过来的,孩子个性健康发展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养方式影响孩子的个性。

  第一章 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幼儿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一、广义的教育:这里的教育包括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范围很广,一般称为广义教育。

  二、学校的独特结构和功能,使其成为近代以来教育活动中的核心部分,在各种教育中起着(示范)和(主导)的作用。

  三、幼儿教育(概念):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就称为幼儿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心理各方面发展的活动都是幼儿教育,而狭义的幼儿教育则指幼儿园教育。

  幼儿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它专门研究3-6岁幼儿的教育,探索其特点和规律。

  四、幼儿教育的意义:(简答和论述)

  (一)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

  (二)开发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

  (三)发展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四)培育美感,促进想象力、创造性的发展;

  总而言之,幼儿教育担负着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重任。

  五、敏感期(概念):幼儿期是语言、形状知觉、音感等发展的敏感期。我们把这个阶段称为敏感期。

  第二节 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一、1、学校诞生时间:幼儿教育机构首先在欧洲诞生,最值得一提的是由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于1816年创办的幼儿学校,最初出现的幼儿教育机构多由一些慈善家、工业家举办,实质上不过是慈善性质的社会福利机构而已。

  2、德国幼儿教育家福禄培尔被世界誉为“幼儿之父”,是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

  3、(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幼儿通过他特制的玩具——(“恩物”)来学习。

  4、我国幼儿教育机构:我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是1903年湖北武昌创办的湖北幼稚园。当时的这些幼儿教育机构完全抄袭日本,显示出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的特点。

  5、幼儿园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尖锐抨击的三种大病:一是外国病,二是花钱病,三是富贵病。

  6、1989年6月,国家教委制定发布了《幼儿园管理条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国务院批准颁发的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

  二、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

  (一) 德国福禄培尔

  1、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福禄培尔认为,幼儿的行为是其内在生命形式的表现,命令式的、强制的、干涉的教育方法对幼儿的发展是无效的,而必须尊重幼儿的自主性,重视幼儿的自我活动。

  2、游戏理论:福禄培尔是第一个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人,他认为幼儿是通过游戏将内在的精神活动表现出来的;他强调游戏对幼儿人格发展、智慧发展有重要意义。

  3、协调原理:让孩子和周围的环境、社会、自然结合,协调一致。

  4、亲子教育:他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为母亲们开办的“讲习会”,后来还专门写了一本《母亲之歌与爱抚之歌》

解读怎样学好《幼儿教育学》

   解读怎样学好《幼儿教育学》

  幼儿教育学是一门研究3-6岁幼儿教育规律和幼儿教育机构教育工作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人们从幼儿的教育实践经验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教育理论,是幼儿教师的必修课程。幼儿教育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从实践中来,又到实践中去。对于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学好这门课程,可以更好地提高自己,缩短从学生到教师,从学堂到课堂,从新人到名师的历程。那么,怎样才能学好这门课程呢?

   一、运用故事的变式,帮助学生理解学科重点

  《幼儿教育学》始终贯彻的一个原则就是,“幼儿是自身权利的主体,是自身发展的主体”,“幼儿是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人,是处于发展中的人”。学生如果理解了这个道理,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情景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才能顺利进行,才能在工作中贯彻好素质教育的方针。当然,背会这几句容易,要真正的理解,还需要教师费一番功夫。

  在讲这个问题时,我组织了两个教学案例,让学生思考。

  其一:某个教师组织幼儿园的小朋友画画,让孩子按她画的临摹。凡是画的像的,就大加表扬,凡是画的不像的,就进行批评。而另一位老师让幼儿自由选择画的对象和材料,对每一位幼儿的画作都真心赞赏。请问:哪一位老师做的对?

  其二:教师让学生做动物磁性拼图游戏,很多同学都能准确地对照挂图拼出动物图案,但是有的同学却将老虎的头和猴子的屁股粘在了一块,将大象的尾巴接在了狗的身上,假如你是老师,该怎么办?

  在第一个事例的回答中,学生们都能回答正确并简单地概括出教育学原理——要保护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保护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方法以表扬、奖励为主,批评、惩罚为辅。但是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时,又开始讲怎样教育幼儿,按正确的拼图规则去做,完成教学任务。所以,简单的死记硬背不能真正理解幼儿教育学的知识,不能理解“幼儿是自身发展的主体”这一教材的主体思想。我引导学生,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哎呀,你拼的很有新意,真是一个有创造力的好孩子,我们把你的作品放在一边,等一会再欣赏,现在,我们看看其它同学的作品,看能不能拼成和同学们一样的马和猴子呢?

  变式是通过变更对象的非本质特征而形成的表现形式。变更人们观察事物的角度或方法,以突出对象的本质特征,突出那些隐蔽的本质要素。教学事例的`变式同样能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教育学原理,既做到思想坚定,又能千变万化,触类旁通。

   二、综合运用各种记忆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学科知识。

  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是思维发展的依据和源泉。对知识的记忆同样是学生学好《幼儿教育学》的基础,是培养其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条件。教师只有综合运用各种记忆方法,才能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果。

  在陈幸军主编的《幼儿教育学》中,幼儿教育的四个组成部分,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的概念、目标、内容、实施既是本书的重点,也是记忆的难点。例如:体育的目标有三条,其一是保护幼儿的生命和健康,促进幼儿的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技能的协调发展。其二,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其三是,锻炼幼儿的身体,发展基本动作,增强体质,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后面章节中幼儿体育的内容、实施都是围绕目标论述的,有很多相同的词语、语句,也有变动的词汇、内容,许多学生在这个知识点的记忆中,出现记忆时容易混淆、过后遗忘快的情况。对此,我反复对学生讲这几个概念的内涵,告诉他们,目标是要求,内容是载体,实施是活动及注意事项。从概念上把握好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就从词语和意境上把它们分开了。另外,结合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教育活动,我把体育目标、内容、实施的要求分别为三条、二条、三条;智育的目标、内容、实施的要求各为四条;德育的内容和实施各为三条、二条;美育的内容、实施各为三条、四条,编成了一个歌谣:耍呀耍(3、2、3),是是是(4、4、4),耍呀(3、2),耍呀(3、4)。歌谣朗朗上口,学生一下就记住了,再也忘不掉了。

  此外,还要注重运用对比的方法。例如,将幼儿园教育目标结构和课程目标结构对比,教育要求与教学要求对比,将幼儿园游戏创设的原则与游戏环境应注意的问题对比等等。在比较中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其记忆效果。

   三、通过联系实际,巩固所学的教育学知识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只有联系幼儿教育实际,才能化书本的死知识为心中的活知识,才能把书本的理论融化为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行动。

  联系实际的主要方法是实习、参观。每到三年级的时候,大多数学校都会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去实习,这是化知识为能力,变理论为实践,理论能力双促进的大好机会。当然,如果仅仅安排了实习就万事大吉,撒手不管,那就错了。

  学生刚开始实习时,面对幼儿园形形色色的幼儿玩具,滑梯、蹦蹦床、秋千、跷跷板……都很兴奋,唧唧喳喳,笑声不断。当三五天过后,严格的上下班制度,吵闹不休的课堂,絮絮叨叨地说教,让很多学生厌烦,产生了畏难情绪,许多学生还说,教育学把孩子说的那么可爱、教室说的那么美好、工作说的那么有趣,看来都错了。还有的学生说,教育理论背了那么多,实际中好像一点都用不到……我让他们仔细观察幼儿园教师的上课情况,其中有一个教师上课是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小手准备”,孩子们回答,“准备准备”接着老师教唱了一支歌谣“我家有几口呀,让我扳指头呀,爸爸、妈妈,还有我,还有我,加上布娃娃,有四口。”学生听过之后,我让他们讨论,这是一节什么课?采用了什么教学方法,符合那几个教学原则。学生经过讨论发现,这不是一节音乐课,而是一堂数学课,教师灵活地运用了演示法、谈话法、游戏法等教学方法,寓教于乐,让孩子在轻松愉快中学到了知识。

  访问也是一个不错的联系实际的方法。我曾经带领学生去拜访过一个当地有名的幼儿教师。她用一个事例谆谆告诫学生,为人师表要切实注重自己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以免贻笑大方,误人子弟。“有一个说话爱带脏字的老师,暑假后刚开学,她教的是刚入学的小班学生。孩子们第一次离开父母,开始学校生活,很不适应。有的哭,有的闹,有大小便在衣服上,弄得教师手忙脚乱,焦头烂额。她忍不住嘴里嘟嘟囔囔,脏话不断。这一班的小朋友回家后,父母都高兴的不得了,热情地问孩子,“今天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呀”,小孩子脱口就是一句脏话“××妈”。听讲的学生哈哈大笑。笑过之后,又都感到肩上的担子重重的。

  总之,加强对《幼儿教育学》的学习,既是幼儿教育专业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需要,也是将来帮助她们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提高教书育人本领,培养好祖国的花朵的需要。

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应该怎么背

首先分为三类知识,一是教育学,一是心理学,一是学科专业知识。

1. 教育学可以从教育家、教育史、教育流派、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政策、教育目标等方面去分类然后分别理解。
2. 心理学一般也是有心理学家、心理学流派、感知觉、个性、注意、个性、想象、个性、气质等方面,抓住每个知识点的考点。
3. 学科专业知识分为《指南》、《纲要》、《五大领域教学法》,这个多半要结合实际问题或者是案例分析去理解回答。

幼儿教育专业学习

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构成学前教育学的科学体系的一部分。儿童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超常儿童的形成、发展,无一不与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有关,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学前教育。学前智育是一个多方面的培养过程。对儿童的教育从出生就开始,0~3岁的教育称为婴儿教育,3~~6岁的儿童教育称为幼儿教育。主要研究托儿所幼儿园教育,对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也有一定的教育指导作用,托儿所幼儿园家庭社会教育在教育目的任务原则等方面基本一致。本专业培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研究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学前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幼儿教育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在托幼机构进行保育、教育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幼儿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观察幼儿、分析幼儿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
3.具有编制具体教育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初步能力;
4.熟悉国家和地方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生理学,神经生理学,营养学,钢琴,舞蹈,绘画美工,人类学,社会学,生态学,遗传学,伦理学,语言学等学科关系密切
主要课程:教育学、教育史、教育学概论、普通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教育社会学、学前卫生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声乐、舞蹈、美术、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保健学、幼儿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统计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游戏学原理、教师口语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幼儿园见识、实习、幼儿师范学校实习、教育调查、社会调查,一般安排6--8周(六十天左右);在大三即第六学期末组织试讲,第七学期实习、考普通话证学前教育教师资格证。此外,有部分地区因环境特殊,也有根据国家或地方政策安排在校学生去偏远地区进行支教(进行为期3--4个月即一学期的支教,包括实习)。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学位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