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基础教育

3-6岁指南纲要内容 关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健康领域的主题活动有哪些

时间:2025-01-07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20 栏目名: 基础教育 文档下载

正式文本出台前,指南先后两次面向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师范院校征求意见,又在教育部门户网站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允许幼儿表达自己情绪,并给予适当的引导。《指南》中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但有些孩子也会出现言语失常现象,在《指南》中,专家提示到:这一时期,儿童说话常有重复或犹豫不决的情况,在与他

3-6岁儿童发展纲要

3-6岁儿童发展纲要如下:

《纲要》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描述幼儿学习与发展,分别对3至4岁、4至5岁、5至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同时,针对当前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误区,为广大家长和幼儿园教师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指导、建议。 

《纲要》的制定始于2006年,专家组分析比较13个国家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相关内容,用两年时间广泛征求幼儿园园长、教师和家长的意见,在全国东中西部抽取3600名幼儿及其家长作为测查对象。正式文本出台前,指南先后两次面向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师范院校征求意见,又在教育部门户网站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教育部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人介绍,《纲要》着重强调了要充分认识生活和游戏对幼儿成长的教育价值,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成人不应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等先进教育理念。

3到6岁儿童发展指南

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于2012 年10 月9 日由教育部正式颁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防止和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提供了具体方法和建议。

《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描述幼儿学习与发展,分别对3至4岁、4至5岁、5至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同时,针对当前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误区,为广大家长和幼儿园教师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指导、建议。

扩展资料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指导幼儿园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引领幼儿教师科学实施工作的明灯,因此幼儿教师认真贯彻学习《指南》的精神,是每位幼教工作者的根木任务,也是自身工作的切实需要。本学期钢城现代幼儿园多措并举开展了《指南》学习。

一是详细解读了五大领域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建议。让每位老师熟知五大领域幼儿的发展目标,但是指南不是标准,在教育教学实际中我们遇到的孩子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尊重孩子们原有的水平,引导其不断地向更高一层的水平发展才是 对《指南》最好的解读。

二是培训过程中通过互动的游戏形式,让教师体会到,只有自己去操作、实践才会获得更多的经验,才能让这些经验得以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引领教师学以致用,学会用指南引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三是要结合日常教育实践,学好《指南》、用好《指南》。不断用先进的教育理念与行为指引前进的方向,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创新教育理念,调整教育思路,切实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解读《指南》不断充实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让孩子们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关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健康领域的主题活动有哪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之健康领域
具有健康的体态(3-4岁)
1.身高和体重适宜。(参考标准:男孩身高94.9-111.7厘米,体重12.7-21.2公斤;女孩身高94.1-111.3厘米,体重12.3-21.5公斤)2.在提醒下,能自然坐直、站直。
【教育建议】
1.为幼儿提供营养丰富、健康的饮食。
2.保证幼儿每天睡眠11~12小时,其中午睡应达到2小时左右;午睡时间可以随幼儿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
3.注意幼儿的体态,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姿势。
4.每年带幼儿进行健康检查。
情绪安定愉快(3-4岁)
1. 情绪比较稳定,很少因一点小事哭闹不止。
2.不高兴时能听从成人的哄劝,较快地平静下来。
【教育建议】
1.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
2.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如: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为幼儿做出榜样。允许幼儿表达自己情绪,并给予适当的引导。
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3-4岁)
1.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活动。
2.换新环境时情绪能较快稳定,睡眠、饮食基本正常。
3. 在帮助下能较快适应集体生活。
【教育建议】
1. 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提高幼儿适应季节变化的能力。如:每天为幼儿安排不少于两小时的户外活动,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
2. 经常与幼儿玩拉手转圈、秋千、转椅等游戏活动,让幼儿适应轻微的摆动、颠簸、旋转,促进其平衡器官机能的发展。
3. 锻炼幼儿适应生活环境变化的能力。如:注意观察幼儿在新环境中的饮食、睡眠、游戏等方面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经常带幼儿接触不同的人际环境,如参加亲戚朋友聚会,支持他与不同群体的小朋友游戏等,使幼儿较快适应新的人际关系。

为什么要学习3-6岁幼儿发展指南

英盛观察《3~6岁幼儿发展指南》深入贯彻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内容,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旨在引导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指南》中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在每个领域中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的期望,并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这对于我们今后实现以上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引领作用,也可以更加促进幼儿的能力挖掘,同时为我们这些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清楚了解对各年龄段幼儿大致的发展水平提供了参考。 通过学习《指南》,我认识到许多以前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学到了许多新的教育方法、教育思想.我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了一个小结,与大家共同分享: 1、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在相互攀比和爱子心切的情况下,我们家长为了让孩子所谓的不输在起跑线上,不顾及孩子的年龄和自身发展水平,强加给幼儿成人的计划,如假期里、业余时间的各类兴趣班,有的家长不管孩子有没有这方面的兴趣,也不管自己孩子自身发展需要,只管给孩子报名,压的孩子喘不过气来,以至于幼儿既学不到东西,又对孩子将来的学习习惯养成无益。通过《指南》的学习,我认识到一定要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用自我强加的方式反而给幼儿带来厌学的心理。 2、多鼓励、少批评 《指南》的教育建议中提到要“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论幼儿做得好坏都给与适当的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他发展自理能力的机会”。如说话方面,3-6岁正是孩子是孩子一生中词汇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语言飞速发展的时期;幼儿在语言的发展中词汇量迅速增长,已经能掌握各类词,逐渐明确词义并有一定的概括性,基本上掌握了各种语法结构。在言语表达上可以自由地与人交谈,出现了自我中心言语。自我中心言语是伴随着动作和游戏而进行的自言自语,它既可以帮助儿童出声地思考,又能暂时满足他们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一些愿望。但有些孩子也会出现言语失常现象,在《指南》中,专家提示到:这一时期,儿童说话常有重复或犹豫不决的情况,在与他们交谈时,要鼓励他们大胆地说话,对口吃现象不必太在意,训练孩子轻松愉快地发表议论。因此,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则要通过听故事、讲故事等活动,培养孩子的言语表达能力,丰富他们的词汇量,同时有计划地让他们学习一些书面语言。 3、要做好表率作用,树立好的榜样 《指南》中指出3-6岁,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发育的黄金时期。在这个年龄段,儿童的大脑、神经、肌肉迅速发展并接近成熟的关键时期,是词汇量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语言应对能力初始发展的时期,是认知能力、逻辑能力、自我意识开始发展的时期。但他们缺乏对事物判断的标准,很多时候都是在向周围的成年人学习。我们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和行为,如果在孩子面前不注意克服和避免,很容易给他们造成不好的影响,对他们的认知产生坏的影响。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幼儿园跟老师一块度过的,老师的语言、行为对他们的影响尤为重要。作为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老师自己先要做到。这话说起来简单,实践起来却很难。要孩子学会倾听,老师自己要弯下腰,认真听孩子说话,要以幼儿的姿态去尊重幼儿。 4、注意细节行为习惯 《指南》建议成年人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如:结合情景提醒幼儿一些必要的交流礼节。如对长辈说话要有礼貌,客人来访时要打招呼,得到帮助时要说谢谢等。提醒幼儿遵守集体生活的语言规则,如要轮流发言,不随意打断别人讲话等。提醒幼儿注意公共场所的语言文明,如不大声喧哗。这些语言行为习惯看似简单,但对孩子们的成长却至关重要。细节的养成要助于他们养成做事细心、思维缜密的好习惯,为以后打下基础。 3-6岁儿童教育是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是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而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引领,有了《指南》中更详细的标准划分,教师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应该达到的某一能力或水平有了更详细的了解,让我们共同走进孩子的世界,寻求共同成长的方向与方法。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