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文本出台前,指南先后两次面向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师范院校征求意见,又在教育部门户网站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允许幼儿表达自己情绪,并给予适当的引导。《指南》中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但有些孩子也会出现言语失常现象,在《指南》中,专家提示到:这一时期,儿童说话常有重复或犹豫不决的情况,在与他
3-6岁儿童发展纲要
3-6岁儿童发展纲要如下:
《纲要》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描述幼儿学习与发展,分别对3至4岁、4至5岁、5至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同时,针对当前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误区,为广大家长和幼儿园教师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指导、建议。
《纲要》的制定始于2006年,专家组分析比较13个国家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相关内容,用两年时间广泛征求幼儿园园长、教师和家长的意见,在全国东中西部抽取3600名幼儿及其家长作为测查对象。正式文本出台前,指南先后两次面向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师范院校征求意见,又在教育部门户网站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教育部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人介绍,《纲要》着重强调了要充分认识生活和游戏对幼儿成长的教育价值,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成人不应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等先进教育理念。
3到6岁儿童发展指南
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于2012 年10 月9 日由教育部正式颁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防止和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提供了具体方法和建议。
《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描述幼儿学习与发展,分别对3至4岁、4至5岁、5至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同时,针对当前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误区,为广大家长和幼儿园教师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指导、建议。
扩展资料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指导幼儿园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引领幼儿教师科学实施工作的明灯,因此幼儿教师认真贯彻学习《指南》的精神,是每位幼教工作者的根木任务,也是自身工作的切实需要。本学期钢城现代幼儿园多措并举开展了《指南》学习。
一是详细解读了五大领域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建议。让每位老师熟知五大领域幼儿的发展目标,但是指南不是标准,在教育教学实际中我们遇到的孩子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尊重孩子们原有的水平,引导其不断地向更高一层的水平发展才是 对《指南》最好的解读。
二是培训过程中通过互动的游戏形式,让教师体会到,只有自己去操作、实践才会获得更多的经验,才能让这些经验得以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引领教师学以致用,学会用指南引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三是要结合日常教育实践,学好《指南》、用好《指南》。不断用先进的教育理念与行为指引前进的方向,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创新教育理念,调整教育思路,切实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解读《指南》不断充实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让孩子们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关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健康领域的主题活动有哪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之健康领域具有健康的体态(3-4岁)
1.身高和体重适宜。(参考标准:男孩身高94.9-111.7厘米,体重12.7-21.2公斤;女孩身高94.1-111.3厘米,体重12.3-21.5公斤)2.在提醒下,能自然坐直、站直。
【教育建议】
1.为幼儿提供营养丰富、健康的饮食。
2.保证幼儿每天睡眠11~12小时,其中午睡应达到2小时左右;午睡时间可以随幼儿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
3.注意幼儿的体态,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姿势。
4.每年带幼儿进行健康检查。
情绪安定愉快(3-4岁)
1. 情绪比较稳定,很少因一点小事哭闹不止。
2.不高兴时能听从成人的哄劝,较快地平静下来。
【教育建议】
1.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
2.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如: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为幼儿做出榜样。允许幼儿表达自己情绪,并给予适当的引导。
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3-4岁)
1.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活动。
2.换新环境时情绪能较快稳定,睡眠、饮食基本正常。
3. 在帮助下能较快适应集体生活。
【教育建议】
1. 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提高幼儿适应季节变化的能力。如:每天为幼儿安排不少于两小时的户外活动,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
2. 经常与幼儿玩拉手转圈、秋千、转椅等游戏活动,让幼儿适应轻微的摆动、颠簸、旋转,促进其平衡器官机能的发展。
3. 锻炼幼儿适应生活环境变化的能力。如:注意观察幼儿在新环境中的饮食、睡眠、游戏等方面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经常带幼儿接触不同的人际环境,如参加亲戚朋友聚会,支持他与不同群体的小朋友游戏等,使幼儿较快适应新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