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 发展的八方向度心得体会(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时间:2024-03-26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基础教育 文档下载

素质与素质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主要的含义,就是要彻底抛弃以考分高低、升学率高低论成败的陈腐观念,树立以各种基本素质全面提高、个性特长充分发展为标准的教育质量观。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尊重个性的教育,其最终目的就是个性的发展与人格的完善,它是以人为出发点与归宿的。“尊重个性”就是承认该个体无论在何种状态,都存在着主体的个性的发展可能性。

基础教育的心得体会

看了有关素质教育的讲座,受益匪浅,现总结心得体会如下: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应试教育”是指,偏离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单纯迎接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教育。

    素质与素质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的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教育。有什么样的素质,就应有与之相对应的素质教育。学习了季秘书长的讲话,我认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端正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教育新观念,应该树立以下教育新观念:

第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观。基础教育多年来都是为构建教育“金字塔”服务的,单纯追求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只要统考分数和升学率上去了,就“一俊遮百丑”。这种以应试为主导的教育目标必须改变。

第二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我们一定要转变升学者是人才、唯学者能成才的人才观;确立多渠道成长、多规格育才的人才观。要认识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多类别、多层次、多结构的。

第三,要树立正确的质量关。其主要的含义,就是要彻底抛弃以考分高低、升学率高低论成败的陈腐观念,树立以各种基本素质全面提高、个性特长充分发展为标准的教育质量观。

第四,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要彻底抛弃单纯重视。“尖子”学生,忽视一般学生,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重灌输轻启发、重死记轻思考、重传授轻自学、重接受轻创造、重课堂轻课外,以书本、课堂、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

以上四个带有根本性质的观念转变了、更新了,就为基础教育的转轨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高校教师,我们应该处理好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以切实行动抓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素质教育。
我国从素质教育的理念出发,认为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一个根本点就在于,尊重并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尊重个性的教育,其最终目的就是个性的发展与人格的完善,它是以人为出发点与归宿的。“尊重个性”就是承认该个体无论在何种状态,都存在着主体的个性的发展可能性。只要有可能,就要保障其自由发展的可能性,致力于培育其独特性、创造性。然而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个性往往是受到轻视和压抑的,素质教育最重要的课题就是要打破我国学校教育的根深蒂固的弊端——划一性、封闭性,确立“尊重个性”的原则,针对学生的特性,在制度层面、课程层面、课堂教学层面实施“弹性化”。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