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法通过各种方法与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或现象的材料,以发现规律性的问题,获得研究成果。问卷是研究者向调查对象用书面或通讯形式进行调查的一种手段。③测验,通过考查的方式测定调查对象的某种特征的实验情况。④评价,对教育设施、设备的调查可采用评价法。实验法的目的在于查明研究现象发生的原因,它能够检验某一理论或假设的正确性。⑤实验数据的处理要说明进行统计检验的方法,要附有统计表格。
基础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展开全部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
调查法
调查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调查法通过各种方法与手段
,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或现象的材料,以发现规律性的问题,获得研究成果。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了解教育工作中存在哪些成绩或问题,有什么经验和教训,今后的发展趋势如何,有时还可找到原因与结果的某些联系。
1.调查法的特点与要求
调查法有3个特点:①研究当前的教育现象,与历史法相区别;②间接的研究方法:不进行直接观察,通过访问、问卷、测验等手段搜集材料,与观察法相区别;③不控制研究对象,在自然状态下研究,与实验法不同。
但调查法可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常运用它去研究范围较广的、涉及面较大的、时间延续较长的教育现象。
调查法的要求是:①选择的调查对象必须符合调查目的;②用各种不同的调查方法或综合使用各种方法,准确、全面地搜集材料;③调查中应特别注意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制约和因果关系;④一切能够测量的材料要经过测量,一切材料都应准确无误地记录;⑤参加调查的工作人员必须采用统一的调查标准、统一的记录表格、统一的记录方式;⑥必须保持在自然条件下进行调查;⑦对每一件材料都要鉴定其真实性的程度。
2.调查法的手段
调查法的手段主要有问卷、访问(谈话法)、测验、评估、书面材料分析、开调查会等。
①问卷,也称填表法。问卷是研究者向调查对象用书面或通讯形式进行调查的一种手段。
②访问,也称谈话法。研究者通过跟调查对象或有关人员面对面的谈话来直接搜集材料。
③测验,通过考查的方式测定调查对象的某种特征的实验情况。测验的对象及对象特征要根据研究的目的和任务来定,测验的方式也随调查对象和特征的具体性质不同而异。
④评价,对教育设施、设备的调查可采用评价法。调查时,首先将调查项目和调查标志列成表格,在调查中按预定的评价办法和标准,逐项在表上记录规定的符号或数字。
⑤书面材料分析,通过搜集能正确反映研究现象的书面材料来进行分析的方法。书面材料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反映某一地区或某所学校的教育工作的材料,二是反映教师教学工作的材料,三是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材料,四是反映学生课外和校外情况的材料等。
⑥开调查会,这是调查法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手段,可在较短时间里获得较全面的材料。
实验法
1.实验法的特点与要求
实验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所谓实验法,是在严格的控制变量的条件下,有组织的操纵实验措施,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方法。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前者在实验室内进行,后者在自然情境中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一般采用自然实验法。
实验法的目的在于查明研究现象发生的原因,它能够检验某一理论或假设的正确性。有人称实验法为教育科学研究的灵魂。
2.实验设计的一般问题
实验设计的目的是力求用最少的人力、物力、时间去取得最多最有效的数据和材料,同时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实验的误差。
实验设计方案必须说明以下几个问题:
①实验目的和操作定义
首先要说明实验要解决的问题及解决到什么程度。其次是说明操作定义。所谓操作定义是描述产生实验结果所作的操作活动的特点。
②实验对象的范围及分组情况
首先要说明选择什么性质的对象、选择的范围有多大、用什么方法选择;其次要说明如何进行分组;再次要说明哪一个为实验班,哪一个为对比班。
③实验结果的测定
首先要说明采取什么样的实验形式,是单组形式、等组形式还是轮组形式;其次要说明如何控制无关因素。
④实验结果的测定
首先要说明能够反映研究对象的观察指标。所谓观察指标就是收集材料的标准。总的说,既要有质的指标,也要有量的指标。其次,要说明测定的方式、分几次测定、什么时候测定。
⑤实验数据的处理
要说明进行统计检验的方法,要附有统计表格。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有什么适合研究的啊 大家给我点建议 课题题目
科研课题即研究题目,是依据研究目的,通过对研究对象的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而确立的研究的问题。 一、选题的意义 第一,是教育科学研究的起点。 第二,是教育科学研究成功的必要条件。 第三,能反映研究者的研究能力。 二、课题的类型 教育是一个广阔的研究领域,蕴含着丰富的研究课题。教育科研课题从不同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类型。 1、从研究的性质看为: 理论性课题。 应用性课题。 2、从资料来源和时间看: 历史性课题, 现实性课题, 3、从研究的内容看, 综合性课题。 单一性课题。 4、从研究的手段看: 实验性课题, 描述性课题, 5、从课题选定形式看:新开课题 结转课题 委托课题 自选课题 总之,对于教育科研课题可以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分类。不过各种类型的划分都只是相对的,在现实的教育研究中的课题往往是几种类型的综合。 三、选题途径与方法 (一)问题来源(选题途径) 1、从有关理论中演绎研究问题。 2、从教育实践中发现研究问题。 (1)从如何提高本职工作的质量上去发现问题。 (2)从工作中的困难与缺点中发现问题; (3)从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中发现问题; (4)在移植和借鉴其他领域先进经验和方法中提出问题; (5)从教育实践活动的观察中去发现课题; (6)从平常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 3、从过去研究中寻找研究问题。 4、从各种信息交流中去发现研究问题。 (二)选题的思维策略 1、怀疑。 2、变换角度。 (三)选题的原则要求 1、价值性原则。 (1)理论价值 (2)应用价值, (3)综合价值, 例如:“上海高中生思想状况的调查报告” 2、科学性原则。 3、创新性原则。 教育科研的创新重要表现在: (1)内容上创新, (2)方法上创新, (3)应用上创新, 4、可行性原则 选题不宜过大 选题不宜过难。 选题不宜过于专业化。
(四)选题的具体方法 小题大做,即课题的切入口要小,但解释面要大。小题大做的意思就是将课题做深做透。 要注意循序渐进。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单项到综合,步步为营、逐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