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 纲要(试行)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包括(教育部对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出什么要求?)
时间:
2024-04-07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基础教育
文档下载
要建立健全指导教师考核激励、课程实施过程督查、师生安全保障等机制,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教师培训部门和教研机构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兼职教师开展全员培训,有针对性地组织相关研讨活动,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专业支持。各学校要明确实施机构和人员,强化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精心组织、整体设计和综合实施。教师已明显感到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指导能力应不断提高。

教育部对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出什么要求?
要求:
1、多措并举确保开设到位。各地和学校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所需要的教师、场地设施、网络资源、经费投入等,进行合理规划和统筹安排,为所有中小学开齐开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必要条件。要建立健全指导教师考核激励、课程实施过程督查、师生安全保障等机制,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
2、不断提高研修水平。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指导纲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可利用资源,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深入研究具体活动内容和方式等,防止用上课方式“教”学生活动,不断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教师培训部门和教研机构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兼职教师开展全员培训,有针对性地组织相关研讨活动,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专业支持。
3、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按照《指导纲要》精神,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管理和指导的机构及专业人员,推动建立校际间及学校与社会相关部门间的协作机制和资源共享平台,推动实施以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情况为重要内容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并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各学校要明确实施机构和人员,强化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精心组织、整体设计和综合实施。
扩展资料:
课程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新课程中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必修课程,是一门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开展多样化的实践学习,注重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这一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习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体验并初步学会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具有问题意识,发展良好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介绍
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小学生的实践活动、密切联系小学生的现实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它克服了以往封闭、单一的课堂知识教学模式,改变了课程脱离社会发展和学生实际的状况,注重把学生在校内生活极其需要和兴趣紧密结合起来加以实施,使学生通过综合性、开放性的实践活动,获得积极的、创造性的人格发展。。我校按照《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实验稿)》的规定,今年秋季从三年级起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我们紧紧抓住机遇,统一思想,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 一、理解内涵,转变观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开学,我们组织全体老师认真学习了《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使每位老师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机制等,提升了教育理念。 1、目标定位。我们把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定位在: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2、内容选择。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具有开放性,它强调与社会发展、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重视体验和探究对小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及所在社区具有实际意义的活动及课题。因此,我们结合学校地域特色和学生年龄特征,把环境教育、安全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当代科技教育等融为一体,本学期以“争做合格小公民”为主题,开设了校级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在实施时,要求教师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大领域的内容加以融合。 3、实施形式。我校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小组合作活动、个人独立活动、全年级或全班集体活动。在坚持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的前提下,我们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并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指导。 4、活动评价。我们综合实践活动中突出了评价机制的改革,做到:强调过程、倡导多元、注重反思。我们认为,活动只是一个载体,更注重的是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活生生的体验,而不一味地追求解决问题的结果。 二、有效组织,规范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新生之物”,它的实施,对我们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次机遇。因此对其进行科学规划、精心组织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我们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实验小组,由分管教导、骨干教师组成。实验组的教师真正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我们鼓励每位教师积极参与实践研究,探索指导学生开展活动的策略,提高指导水平。 三、尝试体验,升华提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给学生的学习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也深深地体会到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是师生相互启迪和提升的过程,学生的内在潜力是巨大的,可挖掘的资源是无穷的。 在十月份,吴晓宏老师率先上了一节《公民道德现状调查与分析》综合实践活动的先行课。这节课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也让广大老师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结构。 1、体现了主体性,激发了学习动机。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从整个活动过程来看均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对活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有了更多个性发展的空间。通过活动,他们反映自己更注意关注周围的环境变化,对大自然的了解越来越多。 2、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交往能力。学生在活动中发现了自我的潜能,树立了信心。尤其一些后进生,在活动中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自卑感也消失了。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彼此交流的机会多了,他们已能坦诚地面对各自的优缺点,同学间更团结友爱了。多数同学反映:能与别人合作是件愉快的事,自己能学会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可见,他们的交往能力提高了。 3、实验推动了教师素质的提高。许多教师能对照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自觉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有了重大转变。教师已明显感到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指导能力应不断提高。所以,教师间探讨协作、继续学习的氛围逐渐形成。 我们的探索只是刚刚开始,还有许多课题又摆在我们面前,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探讨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