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 纲要(试行)颁布于哪一年(美国有素质教育?么 兴起于什么时候?)

时间:2024-04-07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基础教育 文档下载

中国所说的素质教育就是要求学校教育是以人为本的,使学生全面发展。(一)适应高中新课改的需要。我省于2006年开始实行高中新课改试点,现已在全省全面实施,与这次改革相配套,需对现行高考制度进行改革。实施高中新课改后,必然要求高考进行相应改革。这是这次高中新课改和高考改革的深层次背景。目前,我省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中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

美国有素质教育?么 兴起于什么时候?

美国没有素质教育的,美国的基础教育就是以学生为本的,老师只是起到学校教学的辅助作用,学校课程的设计也是灵活多变的,不像我们国内老师上课前编好教案,课堂上严格按照教案内容,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而美国的课堂教学教案只是一个大致课标,上课的具体内容是随意的,是根据学生的需要可以临时变更的。
中国所说的素质教育就是要求学校教育是以人为本的,使学生全面发展。是为了解决目前阶段学校教育的弊端,比如过于注重知识传承,忽略了学生自己的需要和其他能力的发展。01年的时候国家颁布《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综合实践活动为小学3年级到高中阶段的必修课,就是为了改变现阶段学校忽略学生能力培养和身体锻炼的现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国家的教育改革是在借鉴美国教育的优点,当然不是直接搬过来,还是要根据国内自己的需要的,结合本国的现实情况进行改革。

为什么要实行新课改?

(一)适应高中新课改的需要。

这次高考改革的直接原因是高中新课改,高中新课改以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为标志,2004年开始试点,到2009年全国已有10个省(区、市)进行试点。我省于2006年开始实行高中新课改试点,现已在全省全面实施,与这次改革相配套,需对现行高考制度进行改革。

高中新课改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

① 强调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三维目标的统一,体现课程目标的完整性、全面性;

② 重视学生有差异发展,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权,分设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实行模块式、“走班制”教学和学分制管理;

③ 建立学生成长记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体现评价的过程性和综合性。

实施高中新课改后,必然要求高考进行相应改革。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要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内容,探索提供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

(二)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高中教育普及化的需要。

这是这次高中新课改和高考改革的深层次背景。目前,我省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中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2008年,我省高考录取率为7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40%,初中升高中比率超过95%。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方面,高等教育大众化后,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培养目标差异很大,单一的选拔模式较难适应高校人才选拔和培养的多样性需要;另一方面,高中教育普及化后,学生个体差异更大,所有的学生参加完全相同科目与内容的考试,对相当一部分学生会造成沉重的学习负担,也不利于学生在共同基础上实现有差异发展,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化高考制度改革。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