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 纲要心得体会(学习《重庆市中长期教育规范纲要》心得体会)

时间:2024-04-08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3 栏目名: 基础教育 文档下载

素质与素质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什么样的素质,就应有与之相对应的素质教育。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高校教师,我们应该处理好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以切实行动抓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传统的“教书育人”单一教育理念已被时代所淘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全面实施教育者的素质教育。

基础教育的心得体会

看了有关素质教育的讲座,受益匪浅,现总结心得体会如下: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应试教育”是指,偏离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单纯迎接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教育。

    素质与素质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的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教育。有什么样的素质,就应有与之相对应的素质教育。学习了季秘书长的讲话,我认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端正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教育新观念,应该树立以下教育新观念:

第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观。基础教育多年来都是为构建教育“金字塔”服务的,单纯追求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只要统考分数和升学率上去了,就“一俊遮百丑”。这种以应试为主导的教育目标必须改变。

第二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我们一定要转变升学者是人才、唯学者能成才的人才观;确立多渠道成长、多规格育才的人才观。要认识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多类别、多层次、多结构的。

第三,要树立正确的质量关。其主要的含义,就是要彻底抛弃以考分高低、升学率高低论成败的陈腐观念,树立以各种基本素质全面提高、个性特长充分发展为标准的教育质量观。

第四,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要彻底抛弃单纯重视。“尖子”学生,忽视一般学生,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重灌输轻启发、重死记轻思考、重传授轻自学、重接受轻创造、重课堂轻课外,以书本、课堂、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

以上四个带有根本性质的观念转变了、更新了,就为基础教育的转轨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高校教师,我们应该处理好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以切实行动抓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学习《重庆市中长期教育规范纲要》心得体会

振兴民族,教育先行。”社会上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是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因此,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国家的振兴。 教师在教育的第一战线,接触到的是一个个天真活泼、可爱的面孔。常言道:“老师是孩子的第二父母。”每一个儿童通过学校教育,通过老师的教导来注入精神食粮,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人格、人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所起的作用,无人代替。为此,教育者本身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未来一个劳动者素质的高低,一个老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潜移默化影响着每一个幼小的灵魂。 教师肩负着培育新人的重任。育好新人,必须树立自身的形象。真正能够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众所周所,当今社会所需求的是高素质人才,教育理念在不断上升,教育手段不断更新变化。这就需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也要顺应时代步伐来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充实育人功能。传统的“教书育人”单一教育理念已被时代所淘汰。现在教育界所提倡的是不但要教书育人,还要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这使得我们老师不但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进行文化知识、思想品德教育之外,还要深入学生当中,了解他们的衣食住行,帮助和解决遇到的困难,关注他们的成长过程,并进行耐心劝导和鼓励。建立起“一切为学生”的奉献和服务的思想意识。要建立一种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有规律,每个学生能够积极进取,不断向上的管理模式和营造一种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的优良学习环境。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每一位老师的精心思考,深入实践和不断总结。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树立师表形象。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应该做到。让学生心服口服,学生可以直接从老师身上学到好作风、好品德。这样,才能达到育人的最终目的。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全面实施教育者的素质教育。每位教师要树立好自己的师德师风,当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才能育好下一代人,才能不愧为“天底下最光辉职业”之美称。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