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 纲要试行标志着(中小学德育教育三维目标体系是?)

时间:2024-04-09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基础教育 文档下载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可以这样理解,我们只是要改变过去的那种“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倾向,而不是完全否定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但要倡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提出了目标要求,构成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在品德、才智、审美等方面的成长。

什么是自主?

(一)自主学习的概念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顾名思义,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传统的体育教学强调的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现在我们提倡自主学习,是否就是否定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一概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可以这样理解,我们只是要改变过去的那种“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倾向,而不是完全否定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但要倡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式。 (二)自主学习的要素 1.行为的主体 实现自主学习方式的主体当然是学生。传统的课堂中,学生只是作为教师实施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教师是通过学生来实现教学目标的,因此,真正的课堂主体不是学生,学生的学习行为是被动的,无论教师的教学水平如何,学生并不能改变这种教学方式。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堂教学,可以在很多方面体现自主学习方式,例如,学生可以有选择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法、选择学习进度的权利,这些都是围绕学生主体来考虑的,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充分地感受到主人翁的地位,感受到自己的权力、自由。

中小学德育教育三维目标体系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提出了目标要求,构成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在品德、才智、审美等方面的成长。
“知识与技能”是教学的目标核心、“过程与方法”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它随着其他“二维”的实现而实现,是在此基础上对教学目标的深层次开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的一生而言意义就更加深远,它突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