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方案》已于今年8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工作会议”上向代表们征求意见。这两个文件征求意见稿已在今年8月在上海召开的有关会议上交代表们讨论。举办“五年一贯制”专科教育要由普通高等学校承担并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组织实施,国家关于初中后起点的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有关政策适用于五年制师范类专科教育。
教育时政热点之强师计划
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一、意义与原则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培养,以优质均衡的教育服务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促进教育高质量发派陪展。计划坚持以师德为先、质量为重、重点突出、保障强化为基本原则。
二、实施保障
为确保计划的有效实施,将建立强师计划协调制度,发挥教育领导小组作用,完善教师评价和标准,制定激励支持政策,并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投入的重点。
三、具体措施
1. 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加强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2.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规范作为新教师培训和在职教师进修的必修内容。
3. 建设国家师范教育基地:重点支持师范专业能力发展中心建设和师范专业建设。
4. 开展教师队伍改革试点:加快现代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建设,提高教学水平。
5. 建立教师教育协同平台:促进资源共享、学科建设经验分享和科研课题合作。
6. 培育高素质教师人才:持续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7. 定向培养优秀教师:支持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师培养,确保任教时间。
8. 深化精准培训改革:实施“国培计划”,指导地方教师培训。
9. 改进师范教育评价:尘腊蠢探索师范类“双一流”建设评价机制。
10. 完善教师资格制度:严格教师资格考试和注册制度改局兄革。
11. 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
12. 优化教职工编制配置:按标准及时核定教职工编制。
13. 深化职称改革:完善教师职称评价标准,实行分类评价。
14. 保障教师工资待遇:加大经费投入,实现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水平。
15. 信息化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提供决策和服务支持。
教育部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具体措施有哪些?
1. 加强师范教育体系建设,以高水平师范院校为引领。支持建设国家级教师教育基地,培养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典范。2. 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加强中小厅敬学教师的思想政治建设,落实思想工作责任制。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师培训,引导教师坚定政治立场。
3. 提高教师培养水平。实施高素质教师人才培养计划,深化李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高素质复合型硕士级高中教师试点培养工作。扩大教育硕士培养规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4. 坚持质量第一。服务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推动职前培训与职后培哪伏知训相结合,提高教师培训质量。
5. 强化师范毕业生思想政治考察。健全标准、程序,把好教师选拔的第一道关口,确保教师队伍的政治素质。
中小学教育政策知识
五条中小学教育政策1、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已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教育部将发文,要求学校切实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特别对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将做一些硬性规定。
2、我国高考改革正在稳步进行,2000年教育部拟在广东省高教3+X试点的基础上,在江苏、上海等部分省(市)进行3+X试点。“二次考试”建议尚无定论。
3、 根据全教会精神和《面向21世纪中国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育部已决定在全国范围启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继续教育工程将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面向全体教师,突出骨干,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开创继续教育新局面。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方案》已于今年8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工作会议”上向代表们征求意见。
4、为提高中小学校长队伍的整体素质,以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将出台《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和《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和岗位规范》。这两个文件征求意见稿已在今年8月在上海召开的有关会议上交代表们讨论。
5、 最近,教育部在总结教育督导与评估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加强教育督导与评估工作意见》。这个文件对进一步加强教育督导与评估的重要性。教育督导与评估工作的性质、督导工作的职责、教育督导与评估制度建设以及为何加强和改善督导与评估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督导的作用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希望能够帮组你 谢谢
加强专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
一、坚持按需适度发展方针,科学规划专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的培养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当地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专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培养工作。依据《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关于对新师资补充的学历要求,以及小学教师的数量需求,按照“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原则,科学、合理地确定专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的培养规模和实施步骤,通盘考虑和合理调整承担培养专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任务的高等师范(简称高师)院校及其他高等学校的布局结构。
二、专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的培养纳入高等教育体系,理顺管理体制
专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的培养要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根据实际需要,统筹规划,确定培养渠道。有条件的高师院校要积极建立和完善培养小学教师的院系或专业,加大培养力度,充分发挥现有高师院校培养专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主渠道的作用。在高师资源不足的地区,可以在优质的中等师范教育资源基础上,建立培养专科学历小学教师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少数地区可以通过中师与高师实行联合办学,前三年放在中师,后二年放在高师培养的形式培养专科学历小学教师。要加强对各类培养专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院校的管理,理顺管理体制。培养小学教师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原则上实行省、市(地)两级共管,以市级为主或以省(自治区、直辖市)级为主的管理体制。这些学校都要创造条件,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积极为全省(自治区、直辖市)服务。
三、实行多种办学形式,积极探索培养模式
积极探索专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的培养模式。根据《高等教育法》有关规定,招收高中阶段毕业生,实行三年专科教育,实行四年本科教育,是我国培养专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的主要形式。招收初中毕业生,实行三年在中师培养,后两年在高师培养的“三二分段制”专科教育,是当前我国培养专科学历小学教师的过渡形式。前三年按照中等师范教育管理,后两年纳入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和管理范畴,可在其学程中期,即三年级后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统一考试,合格者升入专科阶段继续学习,进行专科学历教育。招收初中毕业生,实行“五年一贯制”专科教育,有利于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培养,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是当前我国培养专科学历小学教师的重要补充。举办“五年一贯制”专科教育要由普通高等学校承担并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组织实施,国家关于初中后起点的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有关政策适用于五年制师范类专科教育。“五年一贯制”师范类专科教育主要适用于幼儿教育、特殊教育、外语、艺术、体育等类小学教师的培养。
四、加强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努力办出特色
专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培养工作是我国教师教育的新领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根据新世纪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及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针对教师专业化的国际趋向和小学教师的培养特点,教育部将组织制订专科学历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规格,完善和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制定《师范高等专科三年制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方案(试行)》,组织编写小学教育专业教材,加强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各地要参照《师范高等专科三年制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方案(试行)》,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实行“三二分段”和“五年一贯制”师范专科教育的教学方案,探索培养规律,办出特色,努力培养适应基础教育需要的小学教师。
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培养质量
培养专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的院校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强化质量意识,加强教学管理,加强教育学科的建设,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大力抓好教师队伍的建设。新组建的学校尤其要提高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水平,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要有较大提高。专任教师要深入小学,熟悉并研究小学教育。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培养专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工作高度重视,加强业务指导。教育部将组织开展培养专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院校教学质量评估,确保培养质量,开创我国小学教师培养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