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法通过各种方法与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或现象的材料,以发现规律性的问题,获得研究成果。问卷是研究者向调查对象用书面或通讯形式进行调查的一种手段。③测验,通过考查的方式测定调查对象的某种特征的实验情况。④评价,对教育设施、设备的调查可采用评价法。实验法的目的在于查明研究现象发生的原因,它能够检验某一理论或假设的正确性。⑤实验数据的处理要说明进行统计检验的方法,要附有统计表格。
教师科研课题该如何申请?
教师科研课题申请方法如下:1. 课题主持人要求:市级以上课题一般要求课题主持人具有副高级职称,如达不到职称要求,可以让两位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人员担任“推荐人”,方才具有课题申报资格;课题组成员要求具有一定的研究意识和研究水平,在课题组成员分工中要明确具体,便于研究人员按照分工进行研究。
2. 不同级别的课题结题要求不同。一般来说,国家一般课题应在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专著1部,并且在CSSCI上发表3篇系列论文;国家青年基金课题应在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专著1部,并且在CSSCI期刊上发表2篇系列论文;教育部重点课题应出版学术专著1部,或者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版核心期刊上发表3篇系列论文;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应出版专著1部,或者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版核心期刊上发表2篇系列论文。省级重点课题应出版学术专著1部,或者至少在核心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有经费资助的省级一般课题和专项课题应出版专著1部,或者至少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1篇论文。
3. 所谓CSSCI,是指由南京大学认定的期刊,一般期刊下2年认定一次,分为C刊和C扩,所谓核心期刊是由北京大学认定的,一般四年认定一次,2015年9月出版了核心期刊目录,一般期刊如《山东教育》《江苏教育》等没有明确标注核心期刊的期刊,报纸一般不在核心和C刊的认证中,但也有大学把报纸认定为本校的权威期刊,如《中国教育报》上发表不少于3000字的理论文章就被南京师范大学认定为二级权威。
4. 负责人和课题组主要成员近五年来主持的相关重要研究课题。这是对研究者研究基础的审视,如果申报省级以上的课题,这项内容就特别重要了,因为这是对课题研究者能否顺利完成课题研究的一项重要指标,是作为课题立项评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
5. 关于课题论证设计,这是一个关键环节,在课题论证设计中文献综述很关键,只有做好了文献综述,才能准确把握该研究的方向,达到了什么程度,还存在哪些不足,当然很正式的文献综述需要从知网能文献库里查找,查找通常使用的方法是“高级”查找,先确定查找“主题”,词频不要理,为了更精确的查找文献,在后面的“并含”理输入所包含的内容,如果想就核心期刊发表的文献进行检索,可以在“文献来源”里设定,当检索出来的文献比较多时,可以进行二次检索,这样就能缩小检索范围,就这样文献查阅的问题解决了。
基础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展开全部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
调查法
调查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调查法通过各种方法与手段
,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或现象的材料,以发现规律性的问题,获得研究成果。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了解教育工作中存在哪些成绩或问题,有什么经验和教训,今后的发展趋势如何,有时还可找到原因与结果的某些联系。
1.调查法的特点与要求
调查法有3个特点:①研究当前的教育现象,与历史法相区别;②间接的研究方法:不进行直接观察,通过访问、问卷、测验等手段搜集材料,与观察法相区别;③不控制研究对象,在自然状态下研究,与实验法不同。
但调查法可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常运用它去研究范围较广的、涉及面较大的、时间延续较长的教育现象。
调查法的要求是:①选择的调查对象必须符合调查目的;②用各种不同的调查方法或综合使用各种方法,准确、全面地搜集材料;③调查中应特别注意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制约和因果关系;④一切能够测量的材料要经过测量,一切材料都应准确无误地记录;⑤参加调查的工作人员必须采用统一的调查标准、统一的记录表格、统一的记录方式;⑥必须保持在自然条件下进行调查;⑦对每一件材料都要鉴定其真实性的程度。
2.调查法的手段
调查法的手段主要有问卷、访问(谈话法)、测验、评估、书面材料分析、开调查会等。
①问卷,也称填表法。问卷是研究者向调查对象用书面或通讯形式进行调查的一种手段。
②访问,也称谈话法。研究者通过跟调查对象或有关人员面对面的谈话来直接搜集材料。
③测验,通过考查的方式测定调查对象的某种特征的实验情况。测验的对象及对象特征要根据研究的目的和任务来定,测验的方式也随调查对象和特征的具体性质不同而异。
④评价,对教育设施、设备的调查可采用评价法。调查时,首先将调查项目和调查标志列成表格,在调查中按预定的评价办法和标准,逐项在表上记录规定的符号或数字。
⑤书面材料分析,通过搜集能正确反映研究现象的书面材料来进行分析的方法。书面材料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反映某一地区或某所学校的教育工作的材料,二是反映教师教学工作的材料,三是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材料,四是反映学生课外和校外情况的材料等。
⑥开调查会,这是调查法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手段,可在较短时间里获得较全面的材料。
实验法
1.实验法的特点与要求
实验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所谓实验法,是在严格的控制变量的条件下,有组织的操纵实验措施,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方法。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前者在实验室内进行,后者在自然情境中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一般采用自然实验法。
实验法的目的在于查明研究现象发生的原因,它能够检验某一理论或假设的正确性。有人称实验法为教育科学研究的灵魂。
2.实验设计的一般问题
实验设计的目的是力求用最少的人力、物力、时间去取得最多最有效的数据和材料,同时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实验的误差。
实验设计方案必须说明以下几个问题:
①实验目的和操作定义
首先要说明实验要解决的问题及解决到什么程度。其次是说明操作定义。所谓操作定义是描述产生实验结果所作的操作活动的特点。
②实验对象的范围及分组情况
首先要说明选择什么性质的对象、选择的范围有多大、用什么方法选择;其次要说明如何进行分组;再次要说明哪一个为实验班,哪一个为对比班。
③实验结果的测定
首先要说明采取什么样的实验形式,是单组形式、等组形式还是轮组形式;其次要说明如何控制无关因素。
④实验结果的测定
首先要说明能够反映研究对象的观察指标。所谓观察指标就是收集材料的标准。总的说,既要有质的指标,也要有量的指标。其次,要说明测定的方式、分几次测定、什么时候测定。
⑤实验数据的处理
要说明进行统计检验的方法,要附有统计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