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一日常规培训ppt 幼儿园怎样加强常规管理???
时间:
2024-06-01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3 栏目名:
基础教育
文档下载
也就是在这些“家”、“小脚丫”的引领下,幼儿“有序摆物”、“靠右行走”等良好行为自然产生,并水到渠成地内化为一种习惯。

对幼儿园一日常规的认识教案
一、晨间及离园活动:
1、带手帕,衣着整洁,能高兴地接受晨检和晨练。
2、积极参加户外活动,能和同伴友好、合作游戏。
3、离园时,能自觉整理好仪表,带上自己的物品主动与老师同伴道别。
4、学习做值日生的工作
二、生活活动:
1、饭前、便后、手脏时能自觉洗手,洗手前将衣袖卷起,正确使用肥皂洗手,并用自己的毛巾擦手。
2、小便要自理,小便姿势正确,学会拉好裤子,注意腹部保暖。
3、要养成“三净”习惯;桌面干净、地面干净、身上干净。
4、上下楼梯要靠右走,不攀爬栏杆,不在楼梯上打闹。
5、自由饮水,不边走边喝水和浪费水。
三、户外活动及自由活动:
1、体育活动前要先检查自己的衣服、鞋带,做好活动准备。
2、积极主动参加各种户外活动,爱惜玩具和活动器械,有自我防护意识;在指定范围内活动,不做危险的游戏、不到危险的地方玩耍。
5、与同伴友好相处,不挣抢玩具、器械,懂得正确使用的方法,活动后会迅速将其分类、收拾整理好玩具。
6、自由饮水,并根据气候及运动量的大小增减衣服。
7、愉快、精神饱满地合着音乐节奏做操、动作到位。
四、上课:
1、认真、专心地听讲,不随便插话并积极举手发言,声音响亮、态度大方。
2、勤于动手、动脑,操作活动中,取放材料有序,操作后要协助整理活动材料。
3、课后将桌椅摆放整齐。
五、游戏及区域活动:
1、要根据要求取放玩具;游戏中要与同伴友好相处,不挣抢玩具、爱护玩具;游戏时要遵守游戏规则。
2、意愿选择区角,并有序地进入区角进行活动;活动时,不影响、妨碍他人的活动。
3、游戏结束后自觉分类收拾玩具。幼儿园怎样加强常规管理???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是指在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环境中,老师帮助和指导幼儿建立一定的规则,以保证幼儿在园日常、教学、游戏等活动的有序进行,顺利开展。常规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班级的整体面貌、各项活动的质量。所以,长期以来,班主任都非常重视班级的常规管理工作,进行了“条款式”、“权威式”的管理,然事与愿违,管的越严,反的越重。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制定的规则,常忽略遵守常规的主体——幼儿的心理感受与行为特征,显得死板而教条。为此,笔者试从幼儿的心理、行为特征出发,进行了多角度、多方位、多形式的常规管理,收到良好效果。 一、角色扮演常规管理趣味化 1.模仿喜爱动物 动物是幼儿所喜爱并痴迷的,日常生活中,只要一模仿动物的叫声或者动作,就乐得神采飞扬。于是,我就将诸多可爱的动物引进班级管理,与枯燥的常规进行匹配、链接。如:学小猫轻轻走路;学百灵鸟大声歌唱;学小猴大胆游戏……这样,幼儿玩的开心,学的主动,掌握的也轻松。渐渐地,也就习惯成了自然, 2.扮演故事人物 除了动物是幼儿乐衷扮演的形象,许多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也是幼儿所欢迎的对象。为此,我们有意选取作品中一些有教育意义的人物形象,让幼儿直接模仿。如学习故事《七色花》后,也给每名幼儿七个花瓣,让他们学主人公,做七件帮助同伴的好事;学儿歌《小熊过桥》后,让幼儿学小熊大胆过小桥,做游戏;学儿歌《我上幼儿园》后,鼓励幼儿学儿歌中的小朋友,入园与老师、同伴问好…… 二、环境熏陶常规管理形象化 1.设计视图标志 幼儿对常规的认识常易理解,难遵守,这是幼儿自身控制能力欠缺使然。为此,我在创设物理环境时,总是与幼儿一起设计常规标记图,并张贴在活动室的各个角落,以此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引领、提醒。如:为引导幼儿摆物有序,便与他们画各类物品的简笔画,当做物品的“家”的标志,张贴在相应的玩具橱上;为减少幼儿间碰撞,在进出卫生间的过道上,画上两对小脚丫和来回箭头,提醒幼儿靠右行走。也就是在这些“家”、“小脚丫”的引领下,幼儿“有序摆物”、“靠右行走”等良好行为自然产生,并水到渠成地内化为一种习惯。 2.播放优美音乐 有关科学研究表明:幼儿的许多攻击、吵闹行为与心情直接相关。平静、愉悦的心情往往有利于幼儿间的交往、合作,相反,烦躁、沉闷的心情则是诱发恶性行为的起因。因此,我特别注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关键时段,播放一些背景音乐,既愉悦了幼儿的心情,又减少了因心情原因而造成的违规行为。如:早晨来园与亲人告别,有分离焦虑时,播放一些欢快、活泼的音乐;活动结束后,情绪比较亢奋时,播放一些舒缓、轻松的音乐;午睡时因睡不着,而产生孤独无聊情绪时,播放一些优美、宁静的摇篮曲……正是这些怡情悦耳的音乐,带给了孩子无暇的想像,既愉悦了心情,又陶冶了情操,更重要的是有效遏制了一些不良行为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