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基础教育

幼儿园一日常规培训ppt 如何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时间:2024-06-12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5 栏目名: 基础教育 文档下载

教师既要在每一个生活环节精心地照顾幼儿,又要结合幼儿在生活活动各环节的实际表现,抓住机会引导幼儿多实践多体验,以逐步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自理自律的能力。用多种亲热的方式接待幼儿。

《如何落实幼儿园一日常规》教研方案

1、入学接收管理(1)家长要把孩子亲自交给老师,老师要做好登记;(2)老师要告诉家长到校来接孩子的具体时间;(3)对到校的孩子要检查口袋中
是否有不该带的小刀、硬币、豆粒或其它对孩子可能造成伤害的危险品;(4)对未到校的孩子要及时联系家长问清原因,或要求不来上学的孩子家长向老师请假;
(5)做好入校孩子的组织和管理,凡进入幼儿园的孩子不允许随便乱跑,尽可能在教室里活动,以便监管。
  2、课前活动管理(1)教师要告诉孩子规范活动,不打闹、不疯狂,最好在老师在组织下活动;(2)要始终把孩子放在自己的视线之内,有效监控,不留死角;(3)及时发现并纠正孩子的不文明行为;(4)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提前组织孩子上厕所。

  3、课堂教学管理(1)上课前要先清点人数,逐一对照,做好记录;(2)老师要提前准备好每一天的教学内容,不能盲目上课,如每天要教孩子会认
什么字、会写什么字、讲什么故事、教什么儿歌、做什么活动等都要充分准备。严禁随心所欲,要保证孩子在校每天都能学会应该学会的东西。

  (3)注意教学方法和技巧,规范语言,最好用普通话教学,不要交给孩子错误的知识,包括字的读音、解释,字的书写笔顺;(4)课本、作业、铅笔
要统一管理,统一发放,当堂用完,当堂收交妥善保管,作业不能让孩子乱撕,到期末收集整理后统一发放给家长;(5)老师要改好孩子的每一本作业,不能有空
白,期末学校检查验收,作为学期工作成绩奖惩;(6)老师要教给孩子学会文明用语,不说脏话、粗话,见人有礼貌,会说"再见"、"您好"、"谢谢"、"对
不起"、"没关系"等文明语言;(7)老师要教给孩子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和拿笔方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8)课堂上有孩子上厕所要
妥善处理,保证互不影响;(9)教师要加强教对学方法的研究和交流,保证教学质量;(10)每天要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反思,总结成绩和问题,做好记录,
及时改进;(11)室外活动课要认真组织,不能让孩子随便乱跑,想干啥干啥,做好指导,特别要防止发生意外。

  4、课间活动管理(1)要告诉孩子及时上厕所(分清男女厕所)不拥挤,不打闹,不要因贪玩忘记去厕所影响上课,中、小班可以在老师组织下统一去
厕所,大、中、小班最好错开时间;(2)课间活动也要组织好,始终把孩子放在自己的视线之内,监管好自己本班的孩子,确保不出现意外事故。

  5、中午就餐管理(1)老师要先清点就餐的人数,看是否缺人,对没有用餐的孩子弄清原因,做好登记;(2)大中小班要各负其责,组织孩子规范就
坐,老师统一给孩子盛饭,统一发放,尽量不要让孩子自己端饭,以防烫伤;(3)吃饭前要让孩子先洗手脸,饭后擦手脸,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老师要鼓励孩子吃饱饭,对吃得少的孩子要多关心照顾;(5)饭后统一收拾餐具,注意开水消毒;(6)每餐饭菜都要保留样品48小时。

  6、中午午休管理(1)要教育孩子饭后不要急于睡觉,做适当的活动,以利于消化;(2)统一安排活动后在教室里休息或看电视或拼玩具,不允许随便乱跑;(3)午休时间老师不得离开教室,确保孩子安全;(4)对需睡觉的孩子要精心管理,以防止受凉。

  7、放学组织管理(1)组织好放学秩序,不能让孩子随便乱跑;(2)对家长接走的孩子要做好登记,没有家长接的孩子坚决不能随便放走,要及时跟
家长联系;(3)要发给孩子在校一天的学习内容,告诉孩子一天在校的表现,整理孩子作业、课本,检查有无遗留;(4)孩子全部离校后,老师要整理室内外卫
生,检查门窗,锁好班门;8、校内安全管理(1)老师要经常做好安全教育和检查,多注意孩子的不规范行为,及时纠正制止;(2)每天都要检查孩子不该带到
学校的东西,不允许孩子私带小刀、铅笔、刮铅刀、硬币、炮子、火药、打火机或其它危险品;(3)无论课内课外,都不要让孩子离开老师的视线,不要让孩子在
教室内乱摸电线、开关、插座或其它电器设备,教育孩子不要玩火,不要自己燃放鞭炮,不要玩水,不要到不该去的地方去玩,给孩子讲一点常见的、必要的安全知
识;(4)老师每天都要对教室内的玩具、桌凳进行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上报并处理;(5)注意观察孩子在校的表现,对精神不好的孩子要观察是否生病,
若发现孩子有病,要立即通知其家长到校,必要时报告学校领导送往村卫生所治疗;(6)老师一定要把全部精力投放在工作上,不带情绪工作,上班期间不做与工
作无关的事情;(7)做好一天的安全工作记录。

  9、环境卫生管理(1)室内外卫生有各班老师负责,做好合理分工,相互配合,保证每天干净、整洁,及时清理室内外的纸屑、垃圾;(2)教育孩子
不要乱扔纸屑、垃圾,要把垃圾放在垃圾桶里,从小培养孩子的卫生意识;(3)教育孩子饭前、便后洗手,放学前要让工作把手脸洗干净,整理好衣服、书包、检
查有无不整洁的地方;(4)每天都要开窗通风,保持教室里空气流通;(5)教育孩子保持个人卫生,在家要勤洗澡、勤洗头、勤换衣服、勤剪指甲;(6)室内
外物品要摆放规范、整齐,经常擦洗,不留灰尘;(7)教育孩子不要在学校乱写乱画,特别是墙壁,课桌等。

如何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里逐渐形成的,它贯穿于孩子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幼儿一日生活常规,赋予生活活动各个环节以具体的内容和明确的要求,使幼儿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怎样做,并逐步让他们懂得为什么这样做。教师既要在每一个生活环节精心地照顾幼儿,又要结合幼儿在生活活动各环节的实际表现,抓住机会引导幼儿多实践多体验,以逐步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自理自律的能力。 那么,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一、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文明礼貌的习惯 1. 晨间活动中,培养幼儿文明礼貌的习惯。早晚幼儿入离园时,老师首先主动和幼儿打招呼,让家长也和老师打招呼,幼儿在老师和家长的示范下,讲文明、懂礼貌,逐渐学会主动和老师问好,使幼儿在讲礼貌的过程中体验快乐,使之成为习惯。我为孩子树立好榜样首先主动地跟孩子和家长有礼貌的打招呼,xx早上好!用多种亲热的方式接待幼儿。比如,拉拉孩子的小手,摸摸孩子的头,轻轻地拥抱一下,询问他们的生活卫生情况,对表现好的幼儿及时的表扬鼓励,对表现差的幼儿及时地加以启发、诱导。通过正面鼓励,积极引导,孩子们日久天长就会形成了一种懂礼貌讲卫生的好习惯。 2.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文明礼貌的习惯。“来我家做客”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去尝试如何礼貌待客。通过评比竞赛的形式,更可以激发幼儿不断进步。经过一段时间,我觉得小朋友的礼貌用语加强了,和小朋友的纠纷少了,孩子们变得团结了。通过这些生活中的小事,幼儿从中亲身体会到了讲文明、有礼貌可以使大家生活得更愉快、和谐、团结、友爱,热爱这个集体他们也更乐意接受来自老师的教育。在我班常常听到“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没关系”等等文明用语。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里指的“规矩”、“方圆”就是指的良好的常规和行为习惯。在幼儿园中,一个班级常规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生活的质量。 二、一日活动中,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 1. 通过故事、儿歌等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喜欢听有趣味的故事、儿歌等,因此在平时各类活动中通过讲故事、唱儿歌等幼儿易于接受的方式,使幼儿明白不好的习惯会给人们带来危害,良好的习惯则会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发展。 2. 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将行为习惯培养融入于游戏之中。为培养幼儿爱惜粮食,有个良好的进餐习惯,我向幼儿讲述了《大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再组织幼儿讨论故事中的不同角色,启发幼儿爱惜粮食。在故事教育之后的进餐活动中,幼儿扔饭菜的行为明显减少了,进餐习惯较好,桌面、地面较干净,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产生较好的效果。在日常活动中老师引导幼儿将自己脱下的外套折叠整齐,并按一定的摆放方法放在衣袋里,这样既能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又能在摆放的过程中培养秩序感。常规要求应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每一项规则的提出,从一点一滴开始,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因此,我在我们班的幼儿年龄特点,让幼儿在练习中慢慢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不断鼓励幼儿培养自我服务能力。 三、家园联系,共同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也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幼儿生活经验的发源地,所以家园配合同步,才能提高教育的有效性。教师要用耐心的教育态度和采用灵活的教育方式,同时发挥家长的积极配合作用,达到共识同步教育。家园要配合,互通情况,携手合作,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教师应根据幼儿发展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宣传讲解,达到共育的效果,让幼儿好习惯持续发展。 1. 要经常地进行具体的行为指导。怎样待人接物,怎样整理物品,怎样爱惜玩具,怎样独立思考等等,所有这些都需要教师认认真真地一步步教给幼儿。生活中许多枯燥的说教巧妙地编排成故事、儿歌、情境表演、童话剧等内容,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给幼儿,使其留下深刻的印象,既达到了教育幼儿的目的,又丰富了幼儿园的一日生活。 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教育无处不有,无处不在。因此,随机教育就会贯穿家庭和幼儿园的一日生活,而习惯又是一系列的自动化的动作,是在掌握程度并在反复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 2. 要注意良好习惯的强化定型。良好的习惯的培养贵在坚持,但并不是所有的行为都是孩子乐意接受的。有些事情一开始他们做得挺好,时间一长,孩子就会觉得不新鲜了,感到疲倦,就不愿坚持下去了,这时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幼儿的心理,用游戏的方法来吸引孩子,重新激发孩子的兴趣。 正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当然,作为老师应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出表率。同时,要和家长密切配合,做到家园共育,幼儿在园的表现要和家长沟通,让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家也得到延续,强调家园共育的一致性。 总之,幼儿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易于塑造,不良的行为易于纠正。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定前途。我们要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必须从幼儿的一日生活做起,从细节做起。 作者简介:朴银子,吉林省延吉市新兴小学校教师,小学高级。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