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正规学历教育中,基础教育应属于公共产品,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对于准公共产品的供给,在理论上应采取政府和市场共同分担的原则。这与教育能不能脱离“三座大山”之一密切相关。尽可能增加准公共产品和公共产品的范围也是需要的,特别是有政府补助又需要花钱购买的准公共产品,如何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也是很重要的。另外一方面就是要更多地探讨对受教育者的财政补助资助,来体现这种准公共产品。
三级正规学历教育服务属于“公共产品”、“私人产品”还是“准公共产品”?为什么?
三级正规学历教育是指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三级正规学历教育中,基础教育应属于公共产品,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具体分析如下:(1)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准公共产品的含义
①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公共管理理论把社会的产品划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公共产品就是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个人消费的产品,私人产品是指消费者支付了一定的费用就取得其所有权,并具有排斥他人消费的产品。公共管理理论认为,公共产品由政府和非营利机构向社会提供,而私人产品由市场向社会提供。
②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是指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或有限的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它介于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对于准公共产品的供给,在理论上应采取政府和市场共同分担的原则。
(2)对三级正规学历教育属性的分析
义务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公民教育,是强制而免费的教育,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义务教育无法通过市场来提供,而需要政府来提供。政府通过实施义务教育,可以更好地履行其另一职责——收入分配功能,确保社会公平。
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来看待,它们主要是指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教育,其目标是向接受教育的消费者传授进入社会各个职业领域就业或满足求学者其他需求的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如同其他各种有形产品或服务一样,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对于社会和个人都会产生巨大的效益。这种效益包括个人的收益和社会的收益两个方面,主要是受教育者的个人收益,同时具有一定的外部性。由于教育资源的稀缺性,这两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部分的竞争性和排他性。
综上所述,在三级正规学历教育中,义务教育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教育,一种免费的教育,因此属于社会公共产品,而非义务教育则具有部分排他性和竞争性,因此应属于准公共产品或混合产品。即三级教育中,基础教育是公共产品,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是准公共产品。
教育是什么产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由新华社2010年7月29日电正式对外公布,这是继《医改方案》后涉及新“三座大山”之一的又一个纲领性文件。该《纲要》二十二章七十条,内容可谓很全,此前草案便公布于世,征求意见也可谓很充分。既然是全面性的纲要,教育产品的定位便应首当其冲,是公共产品还是准公共产品?有没有商品?如何划分?这与教育能不能脱离“三座大山”之一密切相关。然而,就这个纲要而言,教育产品的定位到底是什么?并无明确的答案,从中的研读也颇费周折。
《纲要》在第二章“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中明确 “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如果从“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这句话来看,将其定位为公益性而且还普惠性,便是公共产品,但研读完全篇后,只有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定位可以称为公共产品,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个目标,因为还有很多的费用和差异,还要解决择校问题和学校的均等化问题。
我指出这一问题并不是强调所有的教育产品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这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做不到,但不同的定位和区别的对待却是应该明确的。尽可能增加准公共产品和公共产品的范围也是需要的,特别是有政府补助又需要花钱购买的准公共产品,如何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也是很重要的。比如,对残疾人和一些弱势群体的特殊教育,如何做到这一点就缺少交代,高中及同学历的教育有没有纳入义务教育的远期考量?特别是有条件的地方公共财政能不能将其纳入?这涉及到全国范围内的教育公平问题,而且在现实中已有出现。
另外与此有关的几个问题,包括幼儿教育中高收费、贵族化的倾向如何对待?特别是利用行政资源开办的这类幼儿教育如何走向?包括义务教育阶段所谓的“民办班”和贵族学校问题如何对待?包括大学成了国家教育投入的重点后,如何惠及到受教育者?具体地说就是降低费用,让能够考上大学的普通家庭甚至是贫困家庭学生能上得起。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责权利到底如何区别?私立学校能不能参与公平竞争,得到类似公立学校的某种财政补助?比如,“教育券”理论,国家的财政补贴分配到受教育的人身上,再通过持券人的选择实现“二次分配”的公平。
也许,《纲要》只能是“纲”,两万多字也不能涵盖这些,但在具体实施和落实时,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却是不容回避,也是十分重要的。以我不成熟之见,义务教育应该完全定位为公共产品,普惠性及均等化则应成为尽快实现的目标;幼儿教育最起码应该是准公共产品,而且不仅不能鼓励还应该约束和遏制贵族化倾向。包括义务阶段的私立学校,应该着重于探讨和实现利用市场机制与公立学校的公平竞争,而不能鼓励贵族化倾向;高中及同学历教育,即使不能纳入义务教育,也应该尽量强化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对特殊教育包括能到高中阶段的特殊教育,都应该作为对弱势群体的特别关爱和和谐社会的需要,比照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已不排斥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之外的商品化,但国家不应该让这种商品在某一个领域变成垄断。而所有的公立大学都必须体现准公共产品的属性。另外一方面就是要更多地探讨对受教育者的财政补助资助,来体现这种准公共产品。
无论是公共产品还是准公共产品,都应该排斥市场化,但却不应该排斥市场机制。这些产品是通过人来提供的,而所有的人或就教师等总体而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都不可能回避市场机制而独善其身。因此需要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借鉴和利用市场机制,调动教师和学校的积极性,提高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质量。
工行个人存款有哪些产品?
工行个人存款分为基础系列、普惠系列、结构系列、尊享系列等产品,其中:基础系列包含:活期存款、整存整取、定活两便、通知存款、教育储蓄、存本取息、零存整取等;
普惠系列包含:随心存等;
结构系列包含:结构性存款;
尊享系列包含:大额存单等。
(作答时间:2020年5月8日,如遇业务变化请以实际为准。)
机械行业12类主要产品有哪些
机械行业的主要产品包括以下12类:(1)、农业机械: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械等。
(2)、重型矿山机械:冶金机械、矿山机械、起重机械、装卸机械、工矿车辆、水泥设备等。
(3)、工程机械:叉车、铲土运输机械、压实机械、混凝土机械等。
(4)、石化通用机械:石油钻采机械、炼油机械、化工机械、泵、风机、阀门、气体压缩机、制冷空调机械、造纸机械、印刷机械、塑料加工机械、制药机械等。
(5)、电工机械:发电机械、变压器、电动机、高低压开关、电线电缆、蓄电池、电焊机、家用电器等。
(6)、机床: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械、铸造机械、木工机械等。
(7)、汽车:载货汽车、公路客车、轿车、改装汽车、摩托车等。
(8)、仪器仪表:自动化仪表、电工仪器仪表、光学仪器、成分分析仪、汽车仪器仪表、电料装备、电教设备、照相机等。
(9)、基础机械:轴承、液压件、密封件、粉末冶金制品、标准紧固件、工业链条、齿轮、模具等。
(10)、包装机械:包装机、装箱机、输送机等。
(11)、环保机械:水污染防治设备、大气污染防治设备、固体废物处理设备等。
(12)、其他机械。